课件编号20270376

通关03 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14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关,解析,原卷版,通用,全国,秘籍
    通关03诗歌鉴赏(解析版) 目录 【中考预测】预测考向,总结常考点及应对的策略 【误区点拨】点拨常见的易错点 【抢分通关】精选名校模拟题,讲解通关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押题型等) 古诗词赏析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出现多年,但考生得分不太理想。教学中普遍忽略诗歌教学,考生没有系统掌握有关的解题技巧,无法结合题干要求和时代背景进行综合作答。 从考点频率看,诗词鉴赏试题在整个试卷中属于考查的重难点试题,考点比较广泛,涉及字词句、意象意境、艺术手法、感情抒发和艺术风格等。 从题型角度看,近年中考诗词鉴赏试题,从材料的选择看以课外单篇材料居多,也有选择两篇材料,实现课内外联合,进行对比性阅读,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开放性题等题型等。 【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面诗句与“四面歌残终破楚”包含的情感有相似点的一项是( )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答案】1.C 2.示例一:展现词人的自我形象,通过“身与心、列与烈”四字谐音和意义上的显著变化,表达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示例二: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也是她对当时社会现状和个人处境的真实反映,表现了她坚定不移的个性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示例三:今生我虽不能加入男子的行列,但我的心要比男子还刚烈。抒发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体会诗句的情感。例句比喻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表达作者冲出家庭牢笼的喜悦之情和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豪情。 A.抒发思乡之情; B.写对早春的喜爱; C.写报国之志,和例句都包含报国之情; D.写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故选C。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示例一:运用“身”与“心”“列”与“烈”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凸显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示例二: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诗歌形象类 (1)人物形象:概括形象特征;分析形象特征;明确形象意义。 (2)景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描绘图景和画面;分析作者感情。 (3)事物形象:概括物象特点;分析物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2、诗歌语言类 (1)炼字:寻找炼字;分析含义;翻译句子;表达感情。 (2)炼句:抓关键字词,分析句意;明确表现手法,分析效果,点意境情感,分析作用。 (3)语言风格:明确风格;分析特色;表达感情。 3、诗歌技巧类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互文、顶真等。 (2)表达方式:渲染、烘托、象征、衬托、对比、比兴、联想、想象、用典等。 (3)表现手法 ①描写方式: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色彩选取、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或其他多个视角)、白描、工笔(细描)等。 ②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