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1508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3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548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 cover
《太空一日》 一、情境导入 (一)聊聊最近的神州十八出征太空: 我国航天史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你知道最近发生什么事吗?我国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我们来看视频,谈谈观后感。 (二)说说老师的感想 我们探索太空取得如此辉煌成绩,是航天人一代代接力,一代代勇往直前的奋斗成果! 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或更为伟大(蔡斯)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飞向蓝天,探索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梦想。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式的太空第一步! (三)进入情境 在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校刊《苇语》编辑部的小编准备策划以“礼赞英雄人生,致敬科学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将以《太空一日》为蓝本设计这幅海报,现还需为其配一段礼赞文案,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吧! 二、任务一:明方法,理顺文章内容 那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文案呢?必须先读懂文章。 (一)回顾课本,掌握阅读方法 看到文章,同学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这么长的文章一字一句细细读的话,我们这节课也估计也不用怎么上了。那么面对长文,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小贴士:浏览大致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扫描式,要求在阅读中一目数行,迅速扫视,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跳读式,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 (二)整体感知,理顺文章内容 杨利伟会讲述怎样的太空一日的故事呢?进行扫描式浏览,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本文有4000多字,基于大家已经提前预习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8分钟内读完文章,划出关键字词句,理清文章内容。读完后用8分钟时间完成下列内容框架图。 (①飞行所见 ② 飞行所闻③飞船返回 ④遇到共振⑤俯瞰地球⑥神秘敲击⑦舷窗出现裂纹) 明确:浏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填好了思维导图,也让我们理清了太空一日的过程。 但浏览并不是囫囵吞枣,应该有所思考和质疑,看到有感触的地方也要反复咀嚼一番。 三、任务二:知“渺小”,感太空探险之艰难 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 (一)说说渺小,找意外。 1.你能说说为什么是渺小? 2.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人是比尘埃更加的渺小。在这一次飞行过程中,渺小意味着每一小步的不恰当操作,每一种意外的出现,都有可能让人永远留在太空。请看小标题,按照飞行历程,找出意外。 (1)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比如超重训练中,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的离心机中飞速旋转,相当于体重8倍的负荷压在身上,人的脸会被拉变形,眼泪不由自主往外流,眼前发灰、发黑,甚至意识丧失,危及生命。 (2)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3)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4) 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那还得了! 明确:太空探索的确有很多的未知数,这就给航天员带来了紧张、压力与恐惧。 补充:“神五”飞天的2003年来说,那一年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航天员遇难;俄罗斯联盟飞船返回时偏离落点400余公里,1名航天员骨折;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无存,21人丧生。 (5)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