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2709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38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月月,语文,学期,八年级,2023-2024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任务一:意“游”未尽 1.(2024八下·长兴月考)小语同学查找“游”字资料并梳理课内所学古诗文,制作了“游”字卡片,请你参与。 (1)【字意溯源】请你填补空缺 初文作“游”,甲骨文作:。观察字形可知:右下方“子”代指人,左上部分状似    后作:,增加的部分与   有关,成为“游”字。 (2)【诗文寻迹】请你填补空缺 江流、游动:    ,宛在水中央。《兼度》);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 游戏、玩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展现了欧阳修携民共游、与民同乐的自得之意。(《醉翁亭记》) 宦游、交流: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用隐落的红日喻惜别之情。(《送友人》)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游览、远行: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荆门送别》)“   ,   。”写出了陆游闲赋游村时不尽的游兴。(《游山西村》) (3)请你仿照示例,结合上述诗文,说说对“游”内涵的认识。 示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闲荡趣谈,理性严谨地追问与感性巧妙地回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可见“游”的背后是轻松闲适之心。 二、任务二:游山问水。(24分) (2024八下·长兴月考)读古人书,友天下士,浙江文旅邀你共赏河山。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甲】苍岭 宋·杜师旦 休嗟道险未堪行,却到层峦足较轻。 山险还如心险否,心平履险险仍平。 【乙】括苍岭上行 清·李绥祺 名山列障好溪东,古洞深幽未可穷。 陟岭初如人面壁,登峰遂若马行空。 【推荐理由】“浙”里的山:古道穿梭,青山连绵,古朴惊艳。 【丙】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治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A)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①。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薪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衫,立月中,凉蝉触②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 (选自【清】林纾《湖心泛月记》) 【推荐理由】“浙”里的水:西湖最妙,莫过于泛舟湖上,月夜最好。 钓台 【丁】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③隐处④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⑤慕之。…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舰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B)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带及矣。这坐舟中悄恍间如舍身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 【推荐理由】“浙”里人文:深谷群峰,江面舒展,既有诗情画意,又引神思遐想 【注释】①截然划湖之半:水上的一带雾气将西湖从中划开;②触:接触,听到:③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④隐处:隐居的地方。⑤夙:平素,以往。 2.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字。 方法提示 释义 陟岭初如人面壁 推断:陟岭初如人面壁,登峰遂若马行空。     余食既 查阅:①尽,完了;②已经;③既然;④不久。     (填序号) 因致礼焉 迁移: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