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2990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95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
  • cover
第17课《壶口瀑布》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 2. 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理清文章思路。 3.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 2.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这幅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著名的景点吗?(壶口瀑布)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壶口瀑布的视频(视频播放)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浩渺的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忽然收束,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并从二十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故名日“壶口瀑布”。 看完视频以及对壶口瀑布的介绍,你对壶口瀑布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可以用词语进行概括。(壮美/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今天我们就来跟随梁衡先生的文字,一起走进这条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 2.作者介绍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3.文体知识 (1)定义:以记叙旅途见闻为主的文章。 (2)三要素: 所至(线索):作者的游踪,既可以是实录游程,也可以是视角的变换。 所见(主体):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自然景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 所感(灵魂):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起的所思所想。 4.字词清单 铸(zhù ) 推搡(sǎng) 驰骋(chěng) 漩涡(xuán) 寒噤(jìn) 迂回(yū) 汩汩(gǔ) 湿漉漉(lù) 怒不可遏(è) 告诫:警告劝诚。 寒噤:寒战。 霎时:极短时间。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 推推搡搡:形容连续不断地推。 前呼后拥:前面的人吆喝着开道,后面的人族拥着保护。旧时常用以形容达官贵人出行时随从很多,排场大。文中形容波涛汹涌的样子 5. 初读课文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 (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 (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6. 精读课文 (1)找出作者两次去壶口瀑布的具体情况,圈点勾画关键词,井完成表格。 第一次(2)段第二次(35)段观景时节雨季枯水季观景立足点滩里河心所观景物浪沫、涛声如雷龙槽,“丁”宇河面,深沟,河底巨石观景视角俯视俯视、仰视观景感受急慌慌、心不住地跳从从容容、陷入沉思 (2)作者第一次来到壶口瀑布看黄河是在雨季。细读第2段。说一说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涛声 河水 雾气 瀑布 隐隐如雷 正沸着 弥漫(扑面而来),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出来 特点:汹涌可怕、迷蒙疏离、震耳欲聋、气势磅礴 作者的感受:感到可怕,心惊胆战,匆匆逃离 (3)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壶口瀑布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从视觉上,描写瀑布的形态,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生动地展现出瀑布水浪的汹涌澎湃和磅礴气势。 从听觉上,如“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巨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