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4018

中考专题 小说专题复习之分析人物形象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13879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中考,小说,习之,分析,人物
  • cover
(课件网) “小说”阅读复习——— 分析人物形象 1、《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2、《带上她的眼睛》(刘欣慈) 3、《最后一课》(都德) 4、《故乡》(鲁迅) 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6、《孤独之旅》(曹文轩) 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8、《范进中举》(吴敬梓) 9、《三顾茅庐》(罗贯中) 10、《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11、《孔乙己》(鲁迅) 12、《变色龙》(契诃夫) 13、《溜索》(阿城) 14、《蒲柳人家》(刘绍棠) 一、电影场景中的人物 景别是指镜头摄取场景画面的范围或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景别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① 特写:摄取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 画面。 主要作用:制造悬念,让观众去想象画面外的内容。表现人 物的细微的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 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 知识链接 ②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 的画面。 主要作用: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 ,传达人 物的内心世界。 ③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 场景局部的画面。 主要作用:既能展示周围环境又比 全景更专注人物,叙事 能力强。 ④ 全景:展现场景的全貌和人物的全 身动作 主要表现对象是人 物全身。 主要作用:强调人物之间或者人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 (希望在拐角处) ⑤ 远景: 营造出画中人物离观众特别远的感觉, 背景占据主要地位。 主要作用:抒发画中人物的某种感情或者人 物来到某个地方,展现环境。 教材回归 《溜索》中瘦小汉子的溜索场景写的极为精彩,如果用电影镜头表现这一场景,你会怎样设计景别?并说明设计理由。 景别 画面内容 设计理由 全景 瘦小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纸烟 瘦小汉子是人群中第一个站起来准备溜索的人,用全景可以使站起来的他与蹲着的其他汉子形成对比,表现瘦小汉子面对溜索的从容。 瘦小汉子走到索前,扯出一个角框,身体一跃,腿已入套 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 瘦小汉子脚一用力 瘦小汉子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腰上的绳子弯弯滑过峡顶 景别 画面内容 设计理由 瘦小汉子走到索前,扯出一个角框,身体一跃,腿已入套 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 瘦小汉子脚一用力 瘦小汉子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腰上的绳子弯弯滑过峡顶 用全景可以把瘦小汉子溜索前的一系列动作都放进镜头,表现出瘦小汉子动作的娴熟 全 景 纸烟向峡下飘去,不见踪迹,用远景可以表现出峡谷的幽深难测,为接下来的溜索营造一种惊险感 远 景 特 写 把这个镜头设计成特写,可以突出瘦小汉子脚用力的一刹那表现出来的速度美和力量美 飞身离岸的速度非常快,“嗖”和“小” 都表现出这种速度,用远景方能捕捉到这种速度,而且远景还能把瘦小汉子飞快小过去的身影与大峡谷的高峻形成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远 景 课本活用 鲁迅的孔乙己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下图是课文中的插图,请你用所学的镜头的知识作判断,并说明理由。 (课本插图) 采用全景镜头。这是孔乙己第一次出现 在众人的视线,用全景能展现孔乙己的全身动作特征和个人整体的印象———才学里装着迂腐,给人滑稽的审美意义。同时有将孔乙己置于现实的场景之中,揭示孔乙己的生活的背景,强调了孔乙己和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这也成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这样的镜头设计有着强烈的暗示和铺垫效果。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同样一个取景范围,它属于哪一类景别,这就要看对什么而言。各种景别有自己不同的表现力,其表现力也各有所长。我们在选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