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5247

东北三省四市二模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24617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东北三省,四市,二模,历史,试卷,PDF
    2024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自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通过对赵陵山墓地随葬品的分析,学者认为,在良诸文化早期,赵陵山墓地的家族为上层平 民;到了中期,这个家族中有人成为统管一方的权贵,也有人成了首领;到了晚期,这个家族 就未出过“杰出人才”,又成了只有平民的家族。据此推知,良褚文化时期 A.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B.神权色彩日益浓厚 C.血缘政治逐步发展 D.社会竞争程度加深 2.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如表1所示),郡的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 表1 表现 示例 每个秦郡大体即是按照一个地理单元来 汉中郡的范围与汉中盆地大体相当 划分 南阳郡的辖区也即相当于南阳盆地 云中与九原两都共同管辖河套冲积平原 如果自然区域的范围比较大,就分设为两那 巴郡和蜀郡一起统辖四川盆地 每郡大多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 北地、上郡、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等 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 郡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反映了 A.地理环境决定行政区的划分 B.政治统一消解地方割据威胁 C.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D.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被改变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3.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还特别 把关于叙述财政经济的《食货典》放在首要地位。杜佑 A.关注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B.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义利观 C.否定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表达了对三教并行的不满 4.北宋中期以前,只在广州、杭州、明州三地设置“市舶司”,后来政府又在福建路泉州、北方的 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二级机构“市舶务”。这说明宋代 A.通商口岸繁荣 B.监察体系严密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外贸易兴盛 5.清朝颁布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西藏善后章程》、《钦定 西藏章程》以及《理藩院则例》等法律条例。这一系列法律条例 A.提供了边疆治理策略 B.确保了民族地区稳定 C.拓展了清王朝的版图 D.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 6.1867年,左宗棠西征之际,国用不足无以为军资,他遂在清朝历史上第一次以海关税收为担 保,向外国银行借款。此后左宗棠又先后几次如此借款,最终完成了对西部边疆的平定。 晚清政府此后也曾多次以类似的借款方式解决财政问题。据此可知 A.军事扩张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海关为晚清财政提供新的融资机制 C.洋务运动推动了清王朝的财政改革 D.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7.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10一11月初,相继歼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部队。 1927年3月,北伐军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阀割据不得民心 B.工农群众运动高涨 C.国共两党合作推动 D.国际社会广泛援助 8.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解放区各级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人农村,发 动群众,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分配土地。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打败日本的殖民侵略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2024年三省四城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历史)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创设学术情境,考查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