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5741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二 行星地球(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500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专题,答案,地球,行星,江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二 行星地球 五年高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3浙江1月选考,19—20,4分)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两题。 1.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 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 考点2 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圈层结构 (2022天津,3—4,6分)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 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 2.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 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 (2022北京,4,3分)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3.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4.(2021天津,1,3分)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A.翠屏湖 B.中上元古界地层 C.黄崖关长城 D.八仙山天然次生林 考点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浙江6月选考,20,2分)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下题。 1.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 A.7日1—2时左右 B.7日7—8时左右 C.8日3—4时左右 D.8日8—9时左右 (2022浙江1月选考,19,2分)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2.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1∶1 B.1∶5 C.2∶5 D.3∶5 考点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福建,10—11,6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暑假某日,小海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  ) A.07:30—08:30,面向太阳 B.10:30—11:30,背向太阳 C.14:30—15:30,面向太阳 D.16:30—17:30,背向太阳 2.从冬季到夏季,我国北方的彩虹可见概率的增幅较南方更大,主要是因为夏季北方较南方 (  ) A.白昼更长 B.降水更多 C.大气能见度更高 D.太阳高度角更大 (2023海南,14—15,6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4.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23湖南,8—9,6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