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6693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654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中考,一模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 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要分别填涂,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主题一:引 纯粹之“名” 1. 整理发言稿,理解纯粹之“名”。 大家好!什么样的人是纯粹的?我认为当如面对艰难险阻永不退缩的宋濂、处于人生逆境乐观旷达的苏东坡、遭遇不平勇于反抗的陈胜、面对强权敢于抗争的唐雎。他们皆心无杂念、力有千(jūn) _____。 什么样的人是纯粹的?我认为当如《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欲收复河山、赢得立功之名、慨叹“①_____,②_____”的辛弃疾;当如《满江红》中冲破家庭樊笼、奔向革命旗帜、吟咏“四面歌残终破楚,③_____”的秋瑾;当如《别云间》中昭示赤子情怀、立下铮铮誓言、挥毫“④_____,灵旗空际看”的夏完淳;当如《过零丁洋》中决心以死殉国、毅然舍生取义高歌“⑤_____,⑥_____”的文天祥;当如《出师表》中付出一己之力、拯救危难时局、自述“⑦_____,⑧_____”的诸葛亮。他们皆满腔忠诚、心系天下。 他们的精神如人性幽微处照进的一束光亮,照耀山和大地;亦如山谷悬崖边奏响的一缕音韵,回荡在我们的耳(pàn) _____。我们将回顾他们的人生经历,追寻他们的发展轨迹,传承他们的精神熏陶(A.táo B.tāo),做一个纯粹的人。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小文发现最后一段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她写出修改意见。 (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答案】(1)钧;畔 (2)A (3)“传承”应改为“继承”。 (4)①了却君王天下事;②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八年风味徒思浙(注意“徒”的书写);④毅魄归来日;⑤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受任于败军之际;⑧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 千(jūn)———千钧: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耳(pàn)———耳畔:耳边。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 熏陶(táo):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搭配不当,应把动词“传承”改为“继承”,才能与宾语“精神熏陶”搭配。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赢”“徒”“毅”“汗”的正确书写。 主题二:溯 纯粹之“真” 2. [任务二]小组同学结合所学,搜集了几则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共同探究纯粹之“真”。 【甲】 郭沫若先生曾在济南稼轩祠题写了一副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下列对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对联上联称颂辛弃疾的词作成就,下联赞扬辛弃疾的纯粹的爱国主义精神,联语切合其人、其事。 B. 对联平仄相谐,符合仄起平收的基本格律。 C. 为了符合辛弃疾的词作风格,该对联用语偏于婉约。 D. 下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希望南宋不要像“鸿雁”一样“南飞”。 【乙】 浣溪沙①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②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注】①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②写浸:泡在水中。③唱黄鸡:感慨时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