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6724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63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联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历史作品以“朋自远来”“三晋与布”“楚币问鼎”“刀出齐燕”“孔方之祖”“私铸乱政”……“开元轶事(开元通宝)”“徽宗遗韵(宣和通宝)”“白银帝国”“西钱东渐”等十九个章节编撰成书。据此推知,该著作研究的主题为( ) A. 货币与古代社会变迁 B. 货币与中华文化内涵 C. 货币改革与中央集权 D. 白银货币化演变历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该书主要详细叙述了货币发展、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对王朝兴衰的影响与作用,体现出货币与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A项正确;货币与中华文化的内涵知识对章节的概述,排除B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白银货币化的演变历程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A项。 2. 据记载,伊拉克和波斯的筒拱建筑于公元前1世纪最先出现于中国陕西和河南,代替了当地墓葬中的梁板式简支结构,后者到东汉末已消失于黄河中游。与此同时,古代中国一些生产技术也传入西亚,如养蚕技术。这一现象意在揭示当时( ) A. 民族交融的密切 B. 中外交流的事实 C. 农耕文明的共性 D. 中华文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世纪(中国)。材料主要讲述了公元前1世纪至东汉时期,中外建筑、生产技术互相交流的史实,故选B项;民族交融主要针对国内不同民族交往而言,而材料涉及的是中外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农耕文明的共性仅能概括“古代中国一些生产技术也传入西亚,如养蚕技术”这一部分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既有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也有伊拉克和波斯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D项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B项。 3. 唐人于邵《送刘协律序》云:“(广东)南海,有国之重镇,北方之东西,中土之士庶,舟宗连毂击,会合于其间者,日千百焉”。时人亦有诗云:“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尝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唐代广东南海地区( ) A. 南北交往频繁 B. 商业繁荣发展 C. 中外联系紧密 D. 政治地位上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唐人于邵记载了南海地区商业地位的重要,时人也记载了当时南海对外贸易繁荣,由此可见,当时南海地区商业繁荣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描述南北商业往来频繁、中外商业交往繁荣,A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描述南北商业往来频繁、中外商业交往繁荣,C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南海的政治地位,且当时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4. 与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变革路径相似,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风格体式竞相登场,正变、尊卑交错互动。雄浑豪迈的唐诗写到极致之后,转现出婉约蕴藉的宋词;宋词雅化到了一定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