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7145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2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课,教案
  • cover
第1课《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领略春之美。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朗读、赏析,感受春天的美景与活力。 2. 难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春》。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三)整体感知 1. 提问:文章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 2.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盼春、绘春、颂春。 (四)精读赏析 1. 学习“盼春”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春天的盼望之情的?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如运用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习“绘春”部分 (1)分组朗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各小组选择一幅图进行赏析,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4)引导学生归纳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等。 3. 学习“颂春”部分 (1)全班齐读最后三段,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思考: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五)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的春天,并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2. 展示一些学生描写春天的片段,共同赏析。 (六)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用文字记录美好。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以“我心中的春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对春天的美景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写作技巧。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