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7786

2024江苏中考化学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第7讲 二氧化碳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617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考,2024,二氧化碳,PPT,38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7讲 二氧化碳 考点特训营 2 江浙近年真题精选 1 实验突破 3 1. (2023常州2题4分)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D 江浙近年真题精选 2. (2023常州11题4分)如图1,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 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 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图1 D 3. (2023苏州24题4分)小金通过如图2所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 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 溶质有_____。 图2 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NaCl、NaOH、Ca(OH)2 4. (2022温州21题6分)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图1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 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a(OH)2+CO2=== CaCO3↓+H2O (3)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毫升。 图2 100 5. (2020苏州10题2分)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 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A 6. (2023湖州12题3分)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 a接c B. a接d C. b接c D. b接d A 7. (2023绍兴19题6分)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8. (2021嘉兴30题7分)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 ℃,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_____ _____。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