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9145

《分数的意义》 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142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分数的意义,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
  • cover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感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4.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单位“1”的含义。 针对目标二: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比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针对目标三:理解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针对目标四: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分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嵌入式评价 今天这节课比较特殊,坐在教室后面的不是老师,而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不用紧张,只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请各位家长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同学们,手、脚、腰,准备好了吗? 1.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是什么数的计算? 预设:分数 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展示ppt课本照片),对于分数,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提前渗透三年级知识) 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有四位同学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它,他们都想要得到它,怎么办? 预设:平均分成四份。 为什么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预设:为了公平公正() 每人能得到多少苹果? 谁能完整地说一下怎么分? 预设:把这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得 那两份呢?3份?四份? 也就是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那只能是物体吗?1千克?1米? 预设:可以 谁来说说这1米的长度如何分成四份? 把1米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显示ppt) 看来像1米、1千克还有1吨这样的计量单位也能平均分成一份或者几份。 那对于分数,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预设:我想了解什么叫做分数。 ......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有些在本单元就能解决,有些要等到5年级才能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贴:分数的意义。) 2.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初步感知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咱们港城小学有着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瞧!(展示课件)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社团,看看其中隐含着哪些数学问题吧。 来,看!这是泥塑社团(展示情景图:中间有四块橡皮泥,把四块橡皮泥平均分给四个人) 怎么分? 预设:一人一块 有点道理 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让我们进行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把这四块橡皮泥平均分成四个人,那每个人能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来,看(展示)。(上台交流) 预设:...... 不是一人一块吗?为什么会是? 这位同学提到了“把4块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在图中怎样表示才能看出是把这4块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呢? 预设:把4块橡皮泥圈起来。 上来操作 (学生操作,在图上把4块橡皮泥圈起来。(探究单上的图 ) 把4块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块占这样的1份,所以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边说边放课件) 看着黑板,同桌再说一遍。 一人分得这个整体的,两人分得这个整体的———两人分得这个整体的。 3人呢 预设:分得。 4人分得,也就是——— 预设:1。 在这幅图上,这个“1”表示的是1块橡皮泥吗 预设:不是,表示的是4块橡皮泥组成的一个整体。 (板书:“1”) (2)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离开面塑社团,我们再到剪纸社团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把4张蓝色纸平均分给2人。把6张绿色纸平均分给3人。) 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关于分数的问题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