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本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学好本节课,能为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以及高中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目标,这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情景导入,出示目标(3分钟);自学探究,合作交流(25分钟);分层检测,总结提升(17分钟),所有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 课前,我让学生做好“三个一”的准备。 流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目标(3分钟) 1.情境导入。伴随着壮观的“中国地形概况”录像,一幅幅壮美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地形概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随后引导学生用诗词、歌曲或故事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说出对中国地形、地势的大概印象。 2.出示目标。接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熟记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本节课会随时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开思维,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敲开探究知识的大门。 出示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新课学习】 流程二: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25分钟) 1.自学探究(10分钟) (1)学生记住学习目标后,开始自学。我先展示中国地势模型,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这一特点有个直观的了解。 (2)接着让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