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数据、图表掌握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特点; 2.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黑河-腾冲线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与特点;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你愿意居住在哪里? 每个同学在中国选择一处居住地,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出自己选择的居住地的大致位置。看看大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大家选择的居住地的分布是否均匀。 生:(可能的答案)1.每个人选择居住地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居住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有的人希望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的人希望居住在文化和教育发达的地方,有的人考虑投亲靠友,等等,因此选择也各不相同。 选择的居住地分布并不均匀。 师:由于人们选择居住地的愿望和目的各不相同,而且地球表面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的差异,必然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因此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那么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分布疏密的概念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人口密度。 (板书)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三、人口的分布 (板书)1.人口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有何意义? 2.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单位一般为:人/千米 。 意义: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2.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 ) (板书)2.人口密度的分布差异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2010年),并填写在表中。 基本要素 面积(万千米 ) 人口(亿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 ) 中国 960 13.71 印度 297 11.89 美国 937 3.10 印度尼西亚 190 2.36 巴西 854 1.93 生:(可能的答案)自上而下:143 400 33 124 22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从图中找出江苏、湖南、新疆、西藏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并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计算下面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江苏 湖南 新疆 西藏 人口(万人) 7866 6568 2181 300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 21 160 120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生:(可能的答案)自左向右:786.6 312.8 13.63 2.5 教师继续展示如下两幅图片资料,表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均的特点。 (问题承上)2.我国人口密度在400人/千米 以上的省区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2.人口密度在400人/千米 以上的省区主要有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河南、安徽、上海、浙江、广东、台湾等。 分布位置:中部和东部地区。 (问题承上)3.我国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 以下的省区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3.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 以下的省区主要有: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 分布位置:西部地区。 【承转过渡】我们知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存在着很多条自然和人文地理分界线,比如著名的秦岭-淮河分界线。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那么存不存在一条人口分界线呢?事实上是存在的,接下来我们学习我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板书)3.黑河-腾冲线 观看视频《中国人口线》,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阅读: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爱辉—腾冲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