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9255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3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549469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中国,3课时,湖泊,河流,地理
  • cover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视频、文字等资料,分析和归纳黄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黄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挥着孕育文明、提供水能、形成冲积平原、丰富矿产和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2.学会分析黄河水患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和归纳黄河流域分河段治理的原因与措施。 2.归纳和理解黄河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黄河新时代》,以大致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对黄河开展长期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由此迈进新时代,黄河沿岸千千万万的人们迎来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发起学生认识和探究黄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是如何开展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问题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和掌握了黄河的基本概况,并认识了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知道黄河自古以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哪些方面的重要影响吗?为什么黄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历史的忧患”呢?黄河水患是怎么形成的?该如何进行治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吧!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三、黄河 1.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提到黄河,我们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观察以下图片,说说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贡献? 生:(可能的答案)华夏文明、水能资源、塑造平原、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 教师讲述:【黄河的“奉献”】1.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母亲河”之称。 教师补充讲述: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 秦朝定都于咸阳 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 魏晋均定都于洛阳 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黄河的“奉献”】2.提供了丰富的水能: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目前已实行水电梯级开发。 教师讲述:黄河过潼关后转向东流,形成了雄奇的三门峡景观。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黄河的“奉献”】3.塑造了肥美的冲积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黄河的“奉献”】4.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黄河是沿岸9个省区重要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沿岸人民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的“奉献”】5.丰富的矿产资源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说一说储量丰富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生:(可能的答案)1.储量极其丰富的矿产主要有:煤炭、钼矿、铝土矿、稀土矿,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主要分布区:煤炭、钼矿、铝土矿、稀土矿等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开采价值高。主要油田有河南的中原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等。 【知识拓展1】中国“煤海”———山西省。 教师展示文字材料,学生阅读。 山西煤炭资源特点 储量大: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都在全国首屈一指,素有“煤海”之称。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占全国的1/3。按2007年生产规模(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 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