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9814

《克、千克、吨认识》 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4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克、千克、吨认识,格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 cover
课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第六单元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课标分析 (1)“认识克、千克、吨”———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克整千克的物品的重量。 (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掌握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完成两个单位的转换。 (3)“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不能脱离生活情境,务必让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去区别出各个重量单位,加强直观感受,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材展示同学们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的情境,从而引人对新知识的学习。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教材共提出了3个问题。 问题一:1克有多重呢 问题二:1千克有多重呢 问题三:1吨有多重呢? 教学时给予学生时间自主探索。 学情分析 1.学前检测 2.检测内容 你知道克、千克、吨是什么? 你知道1克、1千克、1吨有多重吗? 你能说一说克、千克、吨的关系吗? 3.学前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克、千克、吨,对于克、千克、吨的关系,大部分无法明确说出。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克整千克的物品的重量。 2.我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克、千克、吨重量单位概念的建立。 难点: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换算和估测。 教学准备 教具:搜集较轻物品:巧克力、花生、硬币、黄豆,比较小的水果、实物投影。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其他( ) 课前预学 认真读下面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的时候还不到1克。 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3、世界上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袋鼠大约重4千克。 4、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课中展学 教师活动 1.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读目标。 2.解读学习目标,提出挑战任务: 3.教师通过手势语和语气调动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倾听,产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3.学生接受挑战,产生学习期待。 评价任务 1.根据学生神态坐姿,教师用肢体语言和神态观察调整学生状态,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准备。 2.同学声音响亮,抓住关键词获取信息。 3.读、讲、写,明白课堂任务 活动一:展示预学成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巡视学生预学情况,全班交流所知道的重量单位。 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交流所知道的长度单位,学生间互动,互相补充。 1.积极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2.会倾听,思辨,补充和纠正别人的发言,有礼貌。 3.能说出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 声音响亮,仪态大方。认真倾听,有礼貌的补充同伴的发言认真思考,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操作探究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克有多重? (1)让学生根据蜂鸟的质量这一信息,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经验猜测和估计社生活中物品质量是1克的。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掂一掂、估一估1克物品的重量。学的使用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