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86512

第一单元第2节4《信息甄别与引用》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2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单元,2节,信息甄别与引用,教学设计,苏科版
  • cover
《信息甄别与引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信息甄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会正确引用网络或其他来源的信息。 理解信息引用的重要性和学术诚信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掌握正确引用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增强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信息甄别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信息引用的规范和格式。 2.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诚信的意识和行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索能力,但对信息的甄别和引用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技能。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提升这一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2. 准备信息甄别和引用的具体方法指导材料。 3. 准备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纸笔等材料。 五、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一个虚假信息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该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引出新课主题———信息的甄别与引用。 六、新课讲授 (一)信息甄别 1. 信息甄别的意义: 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确保所使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信息甄别的方法和步骤: (一)查看信息来源:判断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例如,政府机构、知名新闻机构或学术机构发布的信息通常更可靠。 具体步骤:首先,查看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和背景,确认其是否具备发布该信息的资质和权威性。其次,了解信息发布者的历史记录和声誉,以判断其信息的可信度。 (二)交叉验证:通过多个来源对比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具体步骤:搜索并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看是否存在差异或矛盾。同时,注意信息的时间线和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三)分析信息内容:判断信息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常识和科学事实。 具体步骤:对信息进行逐点分析,检查其是否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或违背常识的地方。此外,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或专业数据库查证信息中的关键事实和数据。 (二)信息引用 1. 信息引用的重要性: 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 增强自己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 信息引用的规范和格式: 直接引用:将原文内容直接插入自己的文章中,并用引号括起来。同时,注明引文来源,包括作者、文章标题、出版年份等。 间接引用: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内容,并在文中或文末注明引文来源。 3. 学术诚信与引用: 强调引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篡改或歪曲原文意思。 避免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保持学术诚信。 七、课堂小结 1. 掌握了信息甄别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查看信息来源、交叉验证和分析信息内容等。 2. 学会了正确引用信息的方法,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并了解了引用的重要性。 3. 增强了学术诚信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 八、作业设计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信息甄别的有效方法? A. 查看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B. 仅凭信息标题判断其真实性 C. 通过多个来源对比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D. 分析信息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常识和科学事实 2. 在引用他人文章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 直接复制粘贴原文内容,不注明来源 B.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内容,并注明引文来源 C. 只引用原文中的部分观点,不提及原文作者和文章标题 D. 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后再引用,并注明来源 填空题: 1. 信息甄别的方法包括查看信息来源、_____和分析信息内容等。 2. 在引用他人文章时,应注明引文来源,包括作者、文章标题和_____等要素。 3. 学术诚信要求我们在引用他人成果时保持_____和_____。 九、板书设计 《信息甄别与引用》 信息甄别的方法和步骤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