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93719

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062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易错,生物,错题,易错题,中考,2024年
  • cover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 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 目 录 01 易错字梳理 02 易错陷阱(3大陷阱) 03 举一反三 【易错提醒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易错提醒二】传染病的分类 【易错提醒三】病原体与抗原 【易错提醒四】抗原与抗体 【易错提醒五】急救常识 04 易错题通关(中考真题+最新模拟) ( 蛔 虫 霍 乱吞 噬喷嚏咳嗽 卖 淫嫖娼疟疾 风 疹猝 死 痉挛癌 症 疱疹酗 酒 罂粟 ) 【易错陷阱1】不能区分病原体与抗原 【陷阱分析】对于病原体和抗原不能正确的区分,有的时候甚至错误的使用。 【解题技巧】1.病原体一定是生物,而抗原既可是非生物,也可是生物。 2.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抗原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它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3.抗原主要是在于和淋巴细胞进行的免疫反应引起的任何的物质反应,之后就是出现的抗原情况,主要是避免产生的过敏症状。 【易错陷阱2】混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陷阱分析】混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明确二者的区别之处。 【解题技巧】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它可分为3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人体第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具有后天形成、特异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等特点。 【易错陷阱3】区分不清出血状况的急救 【陷阱分析】对于不同血管出血的情况,不会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解题技巧】 血管名称 血流方向 血流速度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急救措施 动脉 离开心脏 快 鲜红色 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在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静脉 流回心脏 较慢 暗红色 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在远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毛细血管 ——— 最慢 红色 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冲洗伤口,用创可贴或纱布等加压止血 【易错提醒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例1】健康老年人、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人、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新冠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常见错因:对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辨别不清。 避错攻略: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变式1-1】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B.早晚刷牙、洗脸 C.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D.不随地大便 【变式1-2】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 A.肺结核和侏儒症 B.流行性感冒和乙肝 C.坏血病和蛔虫病 D.糖尿病和白化病 【变式1-3】如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病原体 B.乙属于易感人群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D.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 【易错提醒二】传染病的分类 【例2】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是为了预防(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