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94359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5759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期中,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单元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Mg-24 S-32 K-3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3分,共38分) 1. 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天然循环 B. 海水“晒盐” C. 垃圾焚烧发电 D.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氯化钠溶液 B. 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3. 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B. 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 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 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 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5. 下表是人体中某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尿液 pH 0.9~1.5 6.6~7.1 7.35~7.45 5.0~7.0 A. 胃液 B. 唾液 C. 血液 D. 尿液 6.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水 B. 复合肥:硝酸钾、硝酸铵、碳酸氢铵 C.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微量元素:钙、铁、锌 7.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D. X的值为4 8. 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的溶液呈酸性,则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10. 罗红霉素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罗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罗红霉素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5 D. 一个罗红霉素分子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 11.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 D. “”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2.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B. 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 C. 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g D. 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13. 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