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98044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159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二○二三—二○二四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反馈 七年历史(24年5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示中①②两朝的时代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581年,杨坚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589年,他灭掉陈,统一全国。589年可以表述为:( ) A.开皇元年(“元”意为“开始”) B.开皇8年 C.开皇9年 D.开皇末年 3.隋炀帝的暴政与隋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是:( ) A.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B.隋朝的灭亡加剧了隋炀帝的暴政 C.隋炀帝的暴政阻止了隋朝的灭亡 D.二者并无关联 4.依据图示判断该制度是:( ) A.科举制 B.内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5.《资治通鉴》关于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描述:“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全部)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一年)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这段清明统治被称作:(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 6.下图是唐朝某一阶段全国人口统计表,导致唐朝人口在这一时期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安史之乱 B.唐玄宗刑罚严酷 C.外族入侵 D.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7.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 )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赵构 8.导致五代十国时期分裂战乱局面形成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唐朝末年的:( ) A.人口迁徙 B.落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农民起义 9.唐太宗曾总结自己能使四夷朝服的五条成功经验,其中一条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夷狄是古代东部和北部民族的合称),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若父母”。这反映了唐太宗:( ) A.善于吸纳隋亡教训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爱惜人才的心理 D.开放的外交理念 10.《来耜经》一书中写到:“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木与金十有一。”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是:( ) A. B. C. D. 11.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金城公主入藏时,也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上述举措:( ) A.表明唐朝只注重与吐蕃的关系 B.表明西藏正式成为唐朝领土 C.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削弱了唐朝的经济实力 12.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3.毕仲游在《西台集》中写道:“先帝信之(王安石),而患财之不足也,乃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在于:( ) A.加强思想控制 B.增加财政收入 C.加强军事实力 D.防止宰相专权 14.有专家指出,中国在唐朝中期以前是“头枕黄河,面向草原”的内陆状态;两宋之际,立国态势发生了转折,逐步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种转变是由于:( ) A.草原部落衰落 B.内陆交通发达 C.经济重心南移 D.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15.与下列思维导图相关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金朝 D.元朝 16.《陶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载南宋时期某地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皆有‘饶玉’之称”,后来此地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此地指的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景德镇 17.历史读物《大宋文臣》及其目录(如图)。书中第一章和第五章标题,相对应的宋朝治国策略应是:( ) 目录(部分): 第一章 宰相须用读书人 …… 第四章 升平歌舞梦京华 第五章 国家不幸诗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