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00092

高中化学人教A版(2019)选必修2 第2章 实验活动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学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478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因素,化学平衡,影响,活动,实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重点难点 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课前复习 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_____,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平衡移动的原因 化学平衡的根本特征为_____,因此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为V(正)≠V(逆),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V(正)、V(逆)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当V(正)>V(逆)时则向_____方向移动; V(正)<V(逆)时则向_____方向移动; V(正)=V(逆)时则_____。平 衡移动的结果是Vˋ(正)_____Vˋ(逆),达到新的化学平衡。 二、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编号 b c 步骤 加少量Fe粉 滴加1 mol/L KSCN溶液 现象 结论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若其他条件不变,一次性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化学平衡 aA+bB cC+dD(A、B、C、D为非固体) 体系浓度改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移动方向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速率变化 v正先增大,v逆随后增大,且v′正>v′逆 v逆先增大,v正随后增大,且v′逆>v′正 v正先减小,v逆随后减小,且v′逆>v′正 v逆先减小,v正随后减小,且v′正>v′逆 练习1: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 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1)针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而言 条件 实验现象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压强 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若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化学平衡 aA+bB cC+dDa+b>c+d aA+bB cC+dDa+b<c+d 浓度改变 加压 减压 加压 减压 移动方向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速率变化 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 v正、v逆同时减小,且v′逆>v′正 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v′正 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v′逆 练习2:恒温下, 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条件 实验现象 平衡移动方向 升高温度 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 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练习3: 对于反应2X(g) + 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能使( ) 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 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减少 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增大 D、反应速率减少,Z的产量增大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 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是由于催化剂能够_____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移动_____。 b. 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