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04537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2433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地理,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注意事顶: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途 4.考试结束后,将笞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題)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发展、开发历史早晚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世界的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图为2000年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人口数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体现在( ) A. 南半球人口总量大于北半球 B. 中纬度地区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 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总量最多 D. 低纬度地区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2. 图示人口分布较少区域( ) 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纬度高或海拔高③气候温和、多降水④地形平坦、濒临海洋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我国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相邻,但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下图示意该区域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导致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两地合理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和科技水平 B. 消费水平 C. 资源 D. 对外开放程度 4. 据材料推测鄂尔多斯高原( ) A. 自然条件优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B. 人口密度较大,环境问题突出 C. 通过增加耕地,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 应大规模开矿,吸引人口迁入 西藏自治区的“一江两河”地区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和拉萨河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选项中人口聚居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3500~3599米 B. 3600~3699米 C. 3700~3799米 D. 3800~3899米 6. 该地区3500~3599米最可能( ) A. 炎热潮湿 B. 寒冷干燥 C. 谷宽地平 D. 坡陡地狭 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巨大的“春运”压力。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 A. 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B. 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C.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D.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8.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些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变化曲线(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提示:总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显示该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10年 D. 2012年 10. 2010年以后该地人口迁入量开始减少,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城市( ) A. 产业结构升级 B. 控制人口迁入 C. 经济发生倒退 D. 农村经济发达,部分人口回流 11.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地域类型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2. 下列有关城市化表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B. 市区环境越来越好 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多 D.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分析“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3. 城市功能分区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关于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