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05431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第二版)》同步教学(劳动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30378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第二版),同步,教学,劳动
    (课件网)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第二版) 第五章 内轮廓加工 第五章 内轮廓加工 第一节 简单内轮廓加工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第五章 内轮廓加工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1)掌握内圆锥工件的加工; (2)掌握内圆弧工件的加工; (3)掌握薄壁件的加工。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能够完成内圆锥工件的编程与加工; (2)能够完成内圆弧工件的编程与加工; (3)能够完成薄壁件的编程与加工。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1)内圆锥工件的加工; (2)内圆弧工件的加工; (3)薄壁件的加工。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内圆弧工件的加工; (2)薄壁件的加工。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新课探究 一、内圆锥工件的加工 1.加工内圆锥工件注意事项 (1)为了便于观察与测量,装夹工件时应尽量使锥孔大端在外端。 (2)为保证锥度的尺寸精度,加工时需要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3)内圆锥工件加工中一定要注意刀尖的位置和方向。 (4)多数内圆锥的尺寸需要进行计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5)车削内圆锥时的切削用量应比车削外圆锥小10%~30%。 (6)装刀时必须保证刀尖严格对准工件回转中心,否则会产生双曲线误差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7)车削内圆锥时必须保证浇注充足的切削液进行冷却,以保证内孔的表面质量与刀具寿命。 (8)加工高精度的内圆锥工件时,最好在精车前增加一道检测工步。 (9)精加工内圆锥工件时,需要防止切屑划伤内孔表面,此时对切削用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一般可以考虑减小背吃刀量与进给速度。 2.示例 加工图所示的工件,已钻出 18 mm 的通孔,试编制内圆锥加工程序。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二、内圆弧工件的加工 (1)根据进给方向正确判断圆弧的顺逆,确定用G02 指令还是G03 指令编程。若判断错误,将导致圆弧凸凹相反。 (2)加工内圆弧工件时,为保证圆弧的尺寸精度,加工时需要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应用时,要根据进给方向,正确判断采用左补偿指令G41 还是右补偿指令G42。若判断错误,将导致圆弧半径增大或减小。 (3)应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时,要正确设置刀尖圆弧半径和刀尖的位置方向。 1.加工内圆弧工件注意事项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加工图所示的工件,已预钻 20 mm 的孔,试编制其内轮廓加工程序。 2.示例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三、薄壁件的加工 (1)受力变形。因工件壁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 (2)受热变形。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难以控制。 (3)振动变形。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很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 1.影响薄壁件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2.减小薄壁件变形的措施 (1)根据薄壁件的形状和特点,选择及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加工路线。尽量将粗、精加工分开。 (2)为了防止薄壁件因装夹而产生变形,装夹时应尽量增加辅助支承面,提高薄壁件在切削过程中的刚度,减小变形。将局部夹紧机构改为均匀夹紧机构,可以减小变形。 (3)合理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应控制主偏角,使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力在工件刚度低的方向减小,刃倾角取正值。 第二节 复杂内轮廓加工 2.减小薄壁件变形的措施 (4)合理选用切削参数。粗加工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可取得大一些;精加工时,背吃刀量可取0.2~0.5 mm,进给量一般为0.1~0.2 mm/r,甚至更小。粗车时,切削速度一般取60~120 m/min;精车时,可取较高的切削速度,但不宜过高。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可以减小切削力,从而降低变形量。 (5)在车削时使用适当的切削液(如煤油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