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06420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4350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中考,模拟
    乐山市市中区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分) (本部分共16题,每小题1.5分, 共2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并结合所知识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遗存,反映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项正确;A项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使用的打制石器,与农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想象图不能作为证据,排除C项;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不能证明原始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繁荣 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信息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内容,如“文明”“和谐”“法治”等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主张有相似之处,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C项正确;表格信息未反映百家争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A项;仅从表格信息无法判读百家争鸣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排除B项;百家争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3. 某校社团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 制作 存放 排版 印刷 A. 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发展 B. 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C. 导致了社会转型的发生 D.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可知与活字印刷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项正确;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与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没有联系,排除B项;导致了社会转型的发生,是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与图片信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没有联系,排除C项;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与图片内容不符,图片信息体现的是“制作”,“存放”,“排版”,“印刷”,排除D项。故选A项。 4.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碧海蓝天扬帆起,七下西洋显身手。” ④“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知,“贵主和亲”指的是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写的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碧海蓝天扬帆起,七下西洋显身手”说的是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史实;“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典故。综上所述可知,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①④③,B项正确;ACD项排序有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