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06941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2-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753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格式,人教,八年级,物理
  • cover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方式一】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一下,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回答凸、凹透镜的定义) 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生: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师:教师拿一凸透镜置于烛焰和黑板之间,学生观察.改变凸透镜与烛焰间的距离,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甲:我看见在黑板上出现了蜡烛的火焰. 生乙:我发现火焰的大小随透镜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师: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方式二】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奶奶用到它,针线活儿人人夸;小朋友们用到它,科学发现成就大. 学生自由猜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引导和评价.“放大镜”是透镜的一种,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方式三】PPT展示图片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物时就忍不住用照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那么你知道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吗?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1.教学准备:白板、多媒体电脑、课件;照相机、实物展台、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凸透镜、硬纸板、塑料薄膜、毛玻璃、胶带、自制模型照相机. 2.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课题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 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PPT展示图片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物时就忍不住用照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那么你知道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吗?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引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照相机 【教师讲解】教师手拿一个照相机实物,用PPT展示照相机图片,介绍照相机的构造及其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大家看我手中这架照相机,它和其他照相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它前面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生甲:是用来成像的. 师:成什么样的像呢? 生乙:成缩小的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照相机可以把一座高楼缩在一张小底片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照相机就是利用光经过镜头可以成缩小的像这一原理制成的. 【教师提出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4“照相机”相关内容,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师讲解】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它的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用PPT展示),胶片上的感光物质受到形成的像的光照后,发生化学反应,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就成为底片,洗印后就得到相片了. 【教师总结】用多媒体演示照相机的原理,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小于物距.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