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09546

(核心素养目标)3.1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案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785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3.11,人类,探索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1《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案设计 课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说出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了解空间探测技术、航天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科学思维:学生在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发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人类探索宇宙的信息,并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能进行多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地球是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重点 通过观察,能够指认出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能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难点 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借助天文望远镜、活动星图等工具观测星空的方法。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 出示太阳系图片 出示银河系图片 出示宇宙图片 思考:宇宙中有什么?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在不断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那么,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科学实践 从古到今,人类运用了哪些探索宇宙的方法?有哪些发现? 古时只能用肉眼观察认识宇宙。 “天圆地方”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宇宙说之一。 其他国家的天文学家是不是也在研究宇宙? 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建立了宇宙地心体系,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而其它的星球都环绕地球运行。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历经近20年的观测,提出宇宙日心体系,即地球是运动着的行星,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请你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想一想,这两位天文学家的观点有哪些不同,谁的观点更接近真实的宇宙? 天文学家主张的学说有时是矛盾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我认为虽然这些学说并不十分准确,但这都是各个时期人们探索宇宙的证据和成果,意义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当时间来到17-19世纪,科技初步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用肉眼观察宇宙了,自此观测星空便多了一个“好帮手”,人们借助什么工具对宇宙进行观测? 那时的人们利用望远镜观测宇宙。 不同时期各国天文学家们用各式各样的望远镜观测宇宙。 利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很多肉眼不可见的天体。有了望远镜的帮助,天文学家们是不是也有了更多发现? 自从各式各样的望远镜问世,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不是更加真实和丰富了呢? 大家对17-19世纪人类是怎样利用天文望远镜认识宇宙的十分感兴趣,你想怎样进行研究? 学生实践活动一 同学们利用上网查询、翻阅书籍的方式搜集信息,还利用时间轴、表格的方式进行整理,对17-19世纪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有了更多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了工具的帮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变得更丰富、真实和深远了。此外,19世纪还有一颗行星被人类以特殊方式首次发现,这是哪颗行星? 大家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记录了下来,看来表格、时间轴等方式也能帮助我们高效地按类别记录信息。 千百年来,人们探索宇宙的热情依然不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早已不满足运用简单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了。 现在人类不仅可以利用先进的望远镜在地球上观测宇宙中遥远的天体,还可以利用火箭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等送入太空,直接开展科学探测。目前,人类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拓展应用 你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来自哪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