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3032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76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思维,学年,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姓名: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既要了解基本知识,也要明确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自觉以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学习科学思维知识,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在社会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还要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本单元是本书的逻辑起点,起着统摄、引领和导入后面教材具体内容的作用,也是全书的总论。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1)思维的本质 (2)思维形态 (3)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5)“逻辑”的含义 (6)“逻辑观”与狭义逻辑学、广义逻辑学 (7)形式逻辑 (8)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义、思维规范及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联系和区别 (9)科学思维的特征 (10)如何培养和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 (11)学习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意义 (12)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思想政治意义 单元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思考案例中的逻辑问题,积极参加讨论,激发兴趣 体验式教学:学习者通过自身实践或者亲自介入一定的情景,提高认识, 3.实践探究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其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三课共六框和一个综合探究,建议安排七课时 框题课题: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型:新授课、德育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框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1.2相对应。呈现的内容要求是“1.2”中“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的要求。”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 本课“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共两目。 第一目“科学思维的含义”。主要阐明正确思维的条件、科学思维的含义、不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以及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二目“科学思维的特征”。主要阐述科学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两目内容都是采取概念的逻辑分析方式。学生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树立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在社会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中学生之前没接触过《逻辑与思维》,缺乏知识基础,需要结合生动的例子配合理解。第三课回答了何谓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思维有何意义的问题,是对前两课破题后的升华,在核心素养的教育上为学生明确了学习“逻辑与思维”课程模块的目的,也为教与学点明了效果评价的标准;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较为熟练,对于新知识保持好奇,需要教师联系社会生活热点,通过情境材料的选取,知识的建构,问题的启发,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说出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学会在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能力:能够结合实际案例概述科学思维的特征,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政治认同: 认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科学精神: 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结果的预见性和可检验性。 公共参与: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与内涵。 教学难点:概述科学思维的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