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3538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00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学期,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高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唯一基本问题”表述绝对,除“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也是基本问题) 2.C(不同事物的结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途径”) 3.D(各分论点间是并列关系) 4.D(D项表述于文无据) 5.①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②在通变中回应时代问题。③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④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6.B(“性格内向,内心郁闷”错误,从文章“开朗热情,对人客气”以及后文对地震灾区的“大方捐款”,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性格内向、内心郁闷的人) 7.C(从下文“虎毒还不食子呢,哪有父亲这样折磨孩子的 何况小恩才12岁呀!12岁的孩子怎么自己养活自己 ”两个疑问句来看,“我的眼睛顿时成了浪潮涌动的海洋”应该是对小恩的同情,而非对老袁的愤怒) 8.品味到“爱”的味道,(1分)“老袁”对“小恩”的爱是父爱,老袁以另类的方式表达了对小恩的爱;(2分)“老袁”献给灾区的爱是大爱。(2分)(答"善”“美”,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9.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我”见证了老袁贪小便宜,对儿子苛刻的教育以及向地震灾区捐款的行为,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3分)②便于直接抒情,表达思想感情,对老袁打包剩菜的“瞧不起”、得知老袁让儿子捡垃圾学会生存的“更添了一份恨”,看见老袁惩罚儿子浪费的“头皮发麻”“小恩真可怜”,以及知道老袁捐款“一万元”的“如打翻五味瓶”的情感,都是在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3分) 10.C E G[(原文标点)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11.C(“得二虏而问焉”中的“焉”是代词,他们;“将焉取之”中的“焉”是兼词,从哪里) 12.C(“向天下人表示,大家可以自由进来去拿周武王家里的东西”错,应是向天下人表明周武王自己没有私藏) 13.(1)散发巨桥的米粟,施舍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得分点:“发”“赋”“示”各1分,大意1分) (2)诸侯没有邪恶的,这是君王的威灵,也是其他人员的功劳,下臣有什么力量 (得分点;“灵”“二三子”各1分,宾语前置句1分,大意1分) 14.作者用齐国等四国曾经胜利但不能保持胜利,以及孔子,墨子收敛锋芒的正反两个例子,(1分)阐述要保持胜利就要居安思危的观点。(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贤明的君主土地越广大越感到恐惧,力量越强盛越感到害怕。凡土地广大的,都是侵削邻国的结果;力量强盛的,都是战胜敌国的结果。战胜敌国,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侵削邻国,就会招致很多憎恶。怨恨你的多了,憎恶你的多了,国家虽然强大,怎么能不恐惧 怎么能不害怕 所以贤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时候就想到危险,在显赫的时候就想到困窘,在有所得的时候就想到有所失。《周书》上说:“就像面临深渊一样,就像脚踩薄冰一样。”这是说做事情要小心谨慎。 周武王战胜了商,进入殷都,还没有下车,就命令把黄帝的后代封到铸。下了车,命令把大禹的后代封到杞。武王仍然恐惧,长叹一声,流下了眼泪,命令周公旦领来殷商的遗老,问他们商灭亡的原因,又问民众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殷商的遗老回答说:“人民希望恢复盘庚的政治。"武王于是恢复了盘庚的政治,散发巨桥的米粟,施舍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释放被拘禁的人,挽救犯了罪的人,分发钱财,免除债务,以此来救济贫困。又把比干的坟墓修葺高大,使箕子的住宅显赫彰明,在商容的闾里竖起标志,行人要加快脚步,乘车的人要下车致敬。三天之内,参与谋划的贤士都封为诸侯,那些大夫们都赏给了土地,普通的士人也都减免了赋税。然后武王才渡过黄河,回到丰镐,到祖庙内报功。于是把马放到阳华山,把牛放到桃林,不再让马牛驾车服役,又把战鼓,军旗、铠甲,兵器涂上牲血,藏进府库,终身不再使用。这就是武王的仁德。周天子明堂的大门不关闭,向天下人表明没有私藏。只有没有私藏,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