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4577

【初中语文】技法指导 3-1-6过渡照应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760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初中,语文,技法,指导,3-1-6,过渡
  • cover
(课件网)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因此,必须注意照应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 技法指导 俗话说,过河架桥,上山铺路。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种意思。它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 一般说,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在文章开头段与正文之间使用过渡。 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的触发引出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例如:每当我看到桌子上的小瓷猫,一件往事就涌上心头。 那是一年前的事……(过渡,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又把读者带入回忆,自然引出正文)当时,我所在的班,……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2.在叙述顺序转换之间用过渡。 由顺叙转为插叙;或由插叙转为顺叙时,需要过渡;顺叙与倒叙、插叙等相转接时,需要过渡。如:运用插叙时,在起止处,需要过渡。又如: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当引入倒叙时,要交待清楚;当事情交待完毕,仍回到顺叙时,也要过渡。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在“我”与母亲的对话中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这篇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过渡,插入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3.在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时用过渡。 有些文章常常选择几件事,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主题,由于这几件事可以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事与事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为使结构严谨,往往要用过渡。 (1)启下过渡(一般指内容由总到分的过渡)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以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就是由总到分的一个过渡句,该句后面连续七段均写童年时在园中经历的乐事。 (2)承上过渡(一般指内容由分到总的过渡) 例如: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最后一段“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一句是由沙莉文女士对海伦·凯勒从生活中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叙述向最终的集中评论的过渡。 (3)承上启下过渡(用于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便是由对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忘我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学生们开始做小动作的描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 技法指导 一、如何过渡 4.文章在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时用过渡。 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 (主要指由叙述转为议论;或者说由议论转为叙述时),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