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5168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78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课件,16张
  • cover
(课件网) 短文两篇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初中语文(统编版) 新课导入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书对你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谈读书》 《不求甚解》 温故知新 议论文 立论 驳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态度的一种论证方法。 通过驳斥对方论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谈读书》 《不求甚解》 《谈读书》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方法、 态度 读书的益处 探寻观点 《不求甚解》 1.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批驳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 探寻观点 论证梳理 《谈读书》重在发表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述,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形式上显得有些散,但这些看似零散的内容都是围绕“读书”展开的,又可分成三个论述层面,是具有逻辑性的。 《不求甚解》 论证梳理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摆出批驳对象 不求甚解的出处 不求甚解的 两种含义 读书的要诀 总结全文 ① 证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强调:⑧ 含义一:② 含义二:③ 反面:④ 正面:⑥ ⑤ ⑦ 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所以承认自己不求甚解 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于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以普列汉诺夫为例 虚心读书 以诸葛亮为例 整体读书 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论证方法 例子 作用 异 比喻说理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① 排比说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② 举例论证 普列汉诺夫读书曲解著作;诸葛亮读书的方法是“观其大略” ③ 道理论证 ④ ⑤ 同 ⑥ 《谈读书》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和精神的缺陷 全面论证了读书的作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从正面说“不求甚解”也是不因小失大 ⑦ 比较异同 比较《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论证方法的异同 把人的天生才干比作自然花草,把读书比作对自然花草的修剪移接,形象贴切地论证读书对人的才干能够起到辅助作用 把人的天生才干比作自然花草,把读书比作对自然花草的修剪移接,形象贴切地论证读书对人的才干能够起到辅助作用 排比句式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准确清楚地论证了读书要虚心和全面 引用宋代陆象山的“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论证了读书不要死抠字眼,不要因小失大 对比论证 全面论证了“不求甚解”同样需要认真读书,但不能死抠一字一句、因小失大的道理 全面论证了“不求甚解”同样需要认真读书,但不能死抠一字一句、因小失大的道理 《谈读书》 《不求甚解》 品析语言 《谈读书》选用王佐良先生的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独特风格。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使用排比句,一气呵成,富有气势,增强了论辩的力度。 我找到的句子: 我的赏析: 品析语言 《谈读书》选用王佐良先生的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独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