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5495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392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师大,二年级,下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小学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教科书 书 名:西师版教材 -出卷网-:西南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现生活中在分物品时有分不完的现象,借此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 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建立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模型。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初步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从分物品有剩余的现象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美猴王正在森林里举办一场热闹的生日宴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美猴王:“欢迎大家参加我的生日宴会,你能帮我把这些桃子分给我朋友们吗?” 探索新知 (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有16个桃子,每只小猴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生1:有16个桃子,每只小猴分4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算式是: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2: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就是求16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列出了算式,还能解释清楚其中的道理。 美猴王:“谢谢大家,这里还有一些桃子,能再帮帮我吗?” 有16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师:请拿出你的学具分一分,再列式表示出分的过程。 生:有16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3只小猴,还剩1个桃子。算式是: 师:说得很正确,对比两次分桃子的过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1:两次分桃子的过程都是在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算式。 生2:第一次分桃子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第二次分桃子没有分完,还剩余了一个。 师:观察得很仔细,在生活中平均分物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正好分完,或者分不完有剩余。当不能正好分完时,我们通常用省略号表示剩余,这里的1在算式中称为余数,这样的算式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师:同学们,这个算式你会读吗?试一试吧! 生:16除以5等于3只余1个。 (二)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分了16个桃子,如果有17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8个呢?19个呢?请拿出题单圈一圈,写一写。 生1:17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3只小猴,还剩2个;算式是:。 生2:18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3只小猴,还剩3个;算式是:。 生3:19个桃子,每只小猴分5个,可以分给3只小猴,还剩4个;算式是:。 师:观察算式中的余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余数在依次变大。 师追问:如果分的桃子数继续变多,余数还会继续变大吗?余数可以是5吗?可以是6吗? 生1:余数不可以是5,如果剩余5个桃子,就可以再分给一只小猴。 生2:余数也不可以是6,如果剩余6个桃子,可以再分给一只小猴,还剩1个。 师:每只小猴分5个桃子,如果有剩余,余数可能是哪些数呢?让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探究一下。 师:20个桃子正好分完,没有剩余,21个桃子,剩余1个;22个桃子,剩余2个;23个桃子,剩余3个;24个桃子,剩余4个;25个桃子,分给4只小猴子,剩余5个,这5个桃还能再分给一只小猴,没有剩余;。 师:算式表示如下,仔细观察,每只小猴分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