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5503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名著复习之《西游记》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6-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72478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年,西游记,PPT,30张,课件,中考
  • cover
(课件网) 记 专项复习之中考名著复习 西 游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中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也擅长绘画、书法等,多才多艺。但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二十八年迁居南京,以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吴承恩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作者简介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弘治到万历时期。当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正是明代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十分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市民的思想意识逐渐趋于活跃,针对当时的腐败和世风的堕落,吴承恩表示悲愤,并给予尖锐的揭露和批评,发出“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的沉痛感叹。另一方面,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吴承恩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反抗封建制度的新气息,这为他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 创作背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西行”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作品简介 1.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反抗的形象。 2.热情歌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的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3.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4.赞扬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作品主题 【西天取经路线图】 流沙河 沙悟净 火焰山 三调芭蕉扇 小雷音寺 黄眉大王 麒麟山獬豸洞 计盗紫金铃 盘丝洞、黄花观 蜈蚣精、蜘蛛精 通天河 老鼋 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 西牛贺洲 四圣试禅心 三打白骨精 火云洞 大战红孩儿 西梁女国 女儿国国王 白虎岭 长安 五行山 蛇盘山鹰愁涧 高老庄 唐太宗李世民 齐天大圣孙悟空 白龙马 计收猪八戒 狮驼洞 青毛狮子精、白象精、大鹏精 灵山雷音寺 如来佛祖、阿傩、伽叶 1.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降妖除怪,祭宝斗法。作者将这些奇境、奇人、奇事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2.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如“四圣试禅心”中对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和贪财好色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3.语言诙谐幽默、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如第四十二回写悟空去问观音借净瓶时,观音要他“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悟空只是不肯,观音就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这“一毛不拔”就是顺手点缀的“趣话”,增加了幽默效果。 艺术特色 唐僧 相貌特征: 法器: 技能: 宝物: 称号变化:金蝉子(做佛祖座下弟子时的法号)→江流(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名)→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佛(佛祖册封) 锦襕异宝佛袈裟 人物评价: 正面: 反面: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 人物形象 相貌轩昂、丰姿英伟 九环锡杖 紧箍咒 易信谗言、好坏不分、无理责骂、处罚孙悟空 孙悟空(大师兄) 相貌特征: 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