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5528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5430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7课,孤独
  • cover
(课件网) 17 孤独之旅 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 作者名片 背景链接 杜小康家在油麻地是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后来他的父亲杜雍和借了一笔钱买了糖、纸等一大批货准备贩卖赚钱,结果因为渡船时酒醉发生撞船事故,货物损失殆尽。家境一落千丈,杜雍和只好又借了一笔钱,准备养鸭,重新过上富足的生活。本文就写了杜雍和带着杜小康去放鸭。 字词学习 胆怯 qiè 嬉闹 嘻 歇斯底里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xī xiē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主人公杜小康在家境一落千丈的情况下,不得已与父亲去芦荡放鸭,变得坚强,长大了的故事。 (可用“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的格式概括) 刚刚出发时: 到达芦荡时: 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杜小康心理的句子: 芦荡安顿后: 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 茫然、恐惧 害怕、胆怯 孤独、单调 不再忽然地恐慌 长大、坚强 课文解读 本文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提示:“鸭群” “芦荡” “暴风雨”) 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对鸭群、苇荡、暴风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一方面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真实的背景,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文笔自然朴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曹文轩说:“有些孤独 ,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白描的手法,反复写“扇面形水流”来渲染画面的单调,船头重复的也永远是单调的水声。文章在描写中反复强化单调,用单调的表象让人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孤寂。句中的水流的“急促有力”表现了船行速度之快,又烘托了父子俩孤寂与茫然的心情。 返 回 渲染“鸭们”的无忧无虑,反衬了父子的茫然孤寂。“鸭们”可以随遇而安,而父子俩不能,他们只能在不断地前行中寻找他们的归宿,这种漂泊与停留只能一次次勾起他们对家的怀念。 返 回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采用拟人手法,“漂流”“唯恐”“唯一”渲染鸭们的恐惧,无依无靠,间接体现杜小康此时的心态,用鸭们的表现来烘托人物无依、孤寂、恐惧的心理。 返 回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比喻:写公鸭们更加漂亮,是用公鸭暗喻杜小康,赞美他羽翼丰满、长大成人、光彩照人。以鸭喻人,移情于物,相辅相成,两相映衬,浑然一体。 返 回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加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环境带给杜小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