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通过珠三角洲自然条件分析农业特征。 3.归纳珠三角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概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体会每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不足,辩证看待区域的发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深圳30年的巨变。1979年前深圳的渔村面貌,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街道,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工业区。2000年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深圳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人口的涌入,现在的深圳正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引起了深圳如此大的巨变?深圳又是如何发展的?深圳在哪个位置呢?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出示图片“珠江三角洲地区”。 师:读图思考:找出特殊纬线、临近的省份、特别行政区和海域,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生:(可能答案)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 相对位置: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板书)1.地理位置 出示图片“珠江三角洲的地形”。 师:读图思考: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生:(可能答案)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 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2.地形特征 出示表格“珠江三角洲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师:读表思考:描述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点。 提示:分别比较夏季、冬季气温和降水量。 生:(可能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板书)3.气候特征 师:读图思考: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河流特征。 生:(可能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可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 (板书)4.河流特征 (板书)二、农业与外向型的经济 师:结合气候、地形、河流思考珠江三角洲适合发展哪些农业类型呢? 出示图片(商品作物和热带水果) 生:种植业。 出示图片(渔业) 生:渔业。 师:展示视频与文字材料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 ,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生:基塘农业。 师: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出口花卉、水果、蔬菜、水产、家禽、瘦肉型猪等。 师:活动探究1,小组合作讨论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方面考虑。 生:终年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纵横。 (板书)1.农业 师:思考:你身边有哪些产品是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出示图片 师:这些产品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呢? 生:轻工业。 师:我们把提供生活资料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把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钢铁工业、冶金、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化学、建筑材料等。 出示材料:珠江三角洲的轻工业产品不仅销往我国其他省市,还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日本甚至全世界,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因此,本区经济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特点。 师:讨论:阅读图文材料,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示:从地理位置、交通、人口、政策、能源、资源等方面分析。 生:(可能答案) 师:不利条件如何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