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0357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压缩空气-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568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科学,教科,三年级,上册,压缩空气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压缩空气 教科书 书 名: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会产生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会使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2.学生通过使用学习单,会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2.学生通过比较其他人的数据,体会多次实验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气枪等。 2.了解人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比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拉伸的,并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教学难点: 1.解释空气为什么可以被压缩或拉伸。 教学过程 一、回顾:空气的特征与作用 (一)出示气泡图,回忆旧知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分享,师出示相应特征,完善气泡图。 (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征,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作用) (二)过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工具帮助我们继续研究空气,是什么呢? 二、聚焦:玩转注射器 [材料准备:每组一个注射器] (一)认识注射器的结构 师ppt出示注射器,并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能分享一下你对它的认识吗? 师引导小结注射器三大结构:针筒、刻度、活塞。 (二)玩一玩注射器 师:这个医生常用的工具在我们科学学习中也可以发挥大作用哦,接下来就 请同学们玩一玩注射器,比一比谁能发现空气的新特征,或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 生分小组带着问题与思考玩注射器,随后分享发现或问题。 (三)揭题 师根据学生分享适时引导:如果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空气,用手堵住针筒口, 按压或拉伸活塞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思考并讨论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拉伸,它所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发生变 化的。 (揭题并板书) 探究:空气是否易被压缩或拉伸,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准备:每组一个注射器、实验记录单] (一)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拉伸的程度” 师:注射器中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拉伸的程度怎么样,是无限的吗? 师追问:你能想办法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吗? 生思考并讨论实验方法。 师出示文字及视频方式操作步骤,生观看深度理解操作方法。 生分小组实验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拉伸的程度”。 生分享实验结果,师适时引导学生小结: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或拉伸,但不是 无限的,同时被压缩或拉伸后空气有弹性。 (二)研讨“空气易被压缩或拉伸的原因” 师:如果注射器中装的是水或沙子,你认为能像空气一样被压缩或拉伸吗? 师追问:那空气为什么就容易被压缩或拉伸呢? 师出示小提醒,并让学生通过研讨,以绘画方式呈现自身猜想。 (小提醒:空气是由一个个微粒组成的,我们可以用○表示一个个的微粒) 生分享想法,师适时引导学生小结: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 因此很容易被压缩或拉伸,但在变化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师出示视频,巩固学生认知 (板书相关内容) 四、拓展: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常见的生活应用 师:研究科学,发现现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服务于我们,你认为 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拉伸的特征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 生分享(篮球、轮胎等) (二)揭秘橘皮枪 师ppt出示“空气压缩橘皮枪”,引导学生思考橘皮枪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生思考并分享,师适时引导学生小结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