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0396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99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驱动,格式,教学设计,小车,橡皮筋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科书 书 名: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橡皮筋驱动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以及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探究实践: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态度责任: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体会到不同小车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驱动任务 同学们,在前两次的“创意小车”挑战赛上,我们利用垫圈、细绳形成的重力,转化成拉力驱动小车成功通过的第一场挑战赛,又利用气球产生的反冲力驱动小车成功的进入了第二场挑战赛,今天是决赛了,我们要决出本次挑战赛的前三组,你们有信心吗? 好,那让我们先来看看本次决赛的总目标吧!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看看哪三组小车在最终的比赛赛道上得分最高。 二、组装小车,尝试驱动小车 1.比赛前我们要做足准备,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橡皮筋是怎么让小车动起来的? 2.弹力概念 3.组装小车: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另一端卡在车轴套的缝里,让橡皮筋缠绕上去。注意:缠绕橡皮筋时要注意缠绕的方向,让小车向前驱动。 三、明确任务,调试改进小车 1.出示比赛赛道,初步探讨获得高分的方法。 2.出示比赛的具体要求。 (1)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正式比赛的机会。 (2)我们要在1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测试和比赛。 (3)将测试的过程依次记录。 (4)每组的比赛成绩我们将实时公布在黑板上,最终对前三组进行颁奖!3 3.出示测试记录表和成绩表 4.学生活动 四、研讨交流,总结反思提升 1.优胜小组来跟大家分享获胜秘诀。 当发现小车行驶的近了,他们就把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增加;当发现小车行驶的近了,他们就把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减少,直到调整到合适的圈数为止。 2.成绩不理想的小组,你们可以分析一下自己小组失败的原因。 我发现同学们都很会总结经验和反思。不止发现了缠绕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还发现了在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试。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调试,下次再参加比赛哦!那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