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0401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5.声音的强与弱-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19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格式,教学设计,科学,声音,上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声音的强与弱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科学教材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2.科学思维目标:通过用不同的力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实践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4.态度责任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难点: 如实观察并记录物体的振动幅度,并与发出的声音强弱相联系。 教学过程 一、聚焦:复习导入 1.音频:本课我们将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在课堂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两段声音,它们分别是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请仔细聆听,并说说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雨滴击打在地面的轻重不同,因此声音的轻重也不同。) 3.回顾:(1)在第一节时我们讲到,声音的轻重不同,更准确的说是声音的强弱不同,也可以用音量来表示。声音为什么会强弱不同呢? (2)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4.思考:那物体的振动和声音的强弱变化是否有关系?声音强或者声音弱时,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索 【活动一:弹拨橡皮筋验证】 1.活动:请取出一根橡皮筋,并尝试让它发出强音和弱音 2.视频:为了帮助大家观察,老师这里有一段慢镜头视频。请你仔细观察,当橡皮筋发出强音时,它是怎么样振动的?当橡皮筋发出弱音时,它又是怎么样振动的?并将它们以画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吧!(PPT) 3.分享:这是一位同学的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幅度大时声音强,橡皮筋振动幅度小时声音弱。) 4.过渡: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吧! 【活动二:弹拨钢尺和敲击小鼓验证】 1.思考: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材料?(可以利用弹拨钢尺和敲击小鼓的方法进行验证,在小鼓上放一些绿豆或纸屑,可以更直观的帮助我们观察到鼓面的振动。) 2.过渡:我们先来尝试利用钢尺验证我们的想法。怎么做才能验证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小结:不同条件+相同条件 4.活动(视频)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轻轻拨动钢尺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重重拨动钢尺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6.介绍:用同样的办法完成敲击小鼓实验,并在小鼓上放置绿豆,帮助我们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7.活动(视频) 8.小结:通过实验,再次验证了轻轻敲击鼓面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重重敲击鼓面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9.提问:(1)分析你的记录,现在,你认为物体的振动和声音的强弱变化有关吗? (2)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 10.总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活动三:其他物品验证】 1.思考: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1)轻轻摇晃拍手器和重重摇晃拍手器,轻轻拍,声音弱;重重拍,声音强。 (2)轻轻敲击音叉和重重敲击音叉来验证。轻轻敲击,声音弱;重重敲击,声音强。 2.思考:但是有的同学说,音叉的振动也很难被看见,这该怎么办呢? 3.小结:我们可以借助乒乓球或塑料小球,来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化。一起来看看是否可以呢? 4.视频 5.请你在课后尝试用更多方法验证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吧!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