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6830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1176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29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65年5月,云南元谋县发掘出土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经研究鉴定该化石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研究元谋人最可信的依据是( ) A. 史料记载 B. 神话传说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2.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兼爱”“非攻” C. “以法治国”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4. 某校开展“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小钱币,大历史”,通过观察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的历史信息,可以了解到(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中外文明的交流 C. 民族交融加强 D. 政治制度的创新 5. 元朝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简称“行省”。“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说明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 A. 割断了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B.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C. 扩大了对地方官员选拔的范围 D.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6. 下表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商埠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A. 民族危机的加深 B. 实业救国的兴起 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清朝统治的终止 7. 观察并识读历史地图、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下图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 A. 阶级基础 B. 外部条件 C. 组织基础 D. 思想基础 8.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旅游胜地已成为中国人精神高地。下列有关红色旅游城市的标语设计,符合历史的是( ) A.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B. 遵义———首义之城 C. 井冈山———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D. 延安———红军的摇篮 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 ) A.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C.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D.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10.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主题内容的叙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931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B.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D.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2. 如图是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