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731

湖南省耒阳市长坪乡中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话题作文审题(共15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910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湖南省,PPT,15张,审题,作文,话题
  • cover
课件15张PPT。 话题作文审题 话题作文的特征 话题作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它在内容、体裁等方面的限制性很小,给考生写作空间发挥的余地更大。每个话题作文题,后面的写作要求这一项基本上都是“根据社会实际,发挥想像,自选题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这“三自”就是话题作文开放性的最具体的表现。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话题作文就可以随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话题作文示例: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啊,突然脚下碰到了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了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这个人进行全身按摹。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了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 审题自然就是要审清出题人的意图,审明题目的要求,选择正确角度,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如何才能审明题意呢,首先我们要弄清话题作文题目的一般结构: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引言材料 2、提示 3、话题 4、要求 其中,提示语和话题也被称作话题限定语。话题作文的审题,从对象上看就是审话题审引言审要求,其目的是审写作的范围,审观点。清题意,就得把话题作文题目的这四个组成部分一一审清。话题作文题目示例:广东省2004年高考作文题: 1、据《郁离子 冯妇》改编的寓言故事是引言材料。 2、“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于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这是话题的引申指导语,也就是提示语。 3、“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是话题限定语,其中“语言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话题核心语。 4、“注意”以下引领的是基本要求语,也就是“三自”要求。 我们在平时析审题训练中一定要切实认识到这个部分的意义和作用。怎样审题一、审材料: 1、材料的类型: 文字材料、图表材料、数字材料 2、给出材料的目的和意图: 出题人给出材料的目的和作用是引出话题, 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 展开联想和想象。 3、如何利用材料: A、读懂材料 弄清其中的人、事、理、情。 B、根据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 展开联想和想象这一特点,它和话题之间有类比关系,可以利用其相似性组织材料,确定主题思想。审题示例: 以2002年全国高考题为例: 事:登山者在风雪中救人 过程:翻江倒海的思量———心灵的抉择 救人还是独自逃生? 结果:救人,二人共同搀扶着走出雪地 出题人提供材料的意图: 选择友爱、善良、真情--真、善、美等美好的心灵。二、审提示: 1、提示的位置: 一般话题作文里都有 提示,它位于材料和话题之间。 2、提示的作用: 提示的作用其实就是告诉作文的着 眼点、作文在写作范围、角度方面 的要求。 3、审提示就是要把握作文的着眼点、 写作范围和切入的角度。审题示例: 例:2002年高考作文题的作文提示: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提示非常明白无误的为我们指明了 1、作文的范围和选材的角度:“触动心灵的选择”其重点在“触动心灵”上,它不能是一般的选择,一定是触及我们心灵的事。 2、作文的着眼点:“怎样选择”、“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