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8309

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833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模拟,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筑材料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弱电解质 B.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的材料聚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成都大运会的奖牌“蓉光”的绶带为织纹精细的蜀锦.蜀锦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 我国建造的“海基一号”成功从深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属于新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强酸强碱盐,在溶于水中的可以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A错误; B.医用外科口罩使用的材料聚丙烯,聚丙烯分子中无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蜀锦主要是由桑蚕丝制成,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一次性能源,被消耗后不可再生,不属于新能源,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基态硒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B. 甲醛的电子式: C.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D. Cl—Cl形成的p-p键模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态硒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错误; B.甲醛分子中C、O之间形成双键,电子式:,B正确; C.邻羟基苯甲醛中羟基O—H键的极性较大,与醛基氧原子之间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可表示,C错误; D.Cl—Cl形成的p-p键模型为,D错误; 故选:B。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B. 标准状况下,44.8L NO和22.4LO2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 C. 0.1mol HCl与足量CH3CH=CH2完全反应时,生成的CH3CH2CH2Cl分子数目为 D. 常温下,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1分子CH4和C2H4中含氢原子数目均为4,标准状况下,11.2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为0.5mol,含氢原子数目为,A正确; B.标况下44.8L NO和22.4LO2反应后生成NO2,有一部分NO2转化为N2O4,因此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B正确; C.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则无法计算0.1mol氯化氢与丙烯生成1-氯丙烷的分子数目,C错误; D.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OH-都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4. 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Ⅰ装置蒸发浓缩溶液,获得晶体 B. 用图Ⅱ装置验证与水反应生成 C. 用图Ⅲ装置提纯胶体 D. 用图Ⅳ装置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数目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的蒸发浓缩应在蒸发皿中进行,A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可证明有氧气生成,B不符合题意; 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C不符合题意; D.在硬质玻璃管中隔绝空气加热绿矾,利用氮气将产生气体排至无水氯化钙,通过无水氯化钙的质量变化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数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酸化的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