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8354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15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一模,语文
    河西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总复习模拟(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29分) 注意事项: 一、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积累运用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的一项是( ) A. 颁发(bān) 畸形(qí) 瞬息万变(shùn) B. 蹒跚(pán) 虔诚(qián) 不折不挠(náo) C. 推崇(cóng) 皎洁(jiǎo) 暴风骤雨(zhòu) D. 旷野(kuàng) 鄙视(bǐ) 锐不可当(dǎng) 2.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_____,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扩宽_____,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是有延续性的,中华文化又是融会贯通的,很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古代典籍中都能找到,如果对文言文一窍不通,那根本无法深入研究。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_____,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A. 载体 视线 素养 B. 承载 视线 教养 C. 载体 视野 素养 D. 承载 视野 教养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二)诗词鉴赏 5. 下面对杜甫《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景象。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 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通的名句。 D. 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植物也“聊天”》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