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9054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分层作业 (含答案 解析 )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60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 ( 基础巩固 ) 1. 默写。 (1) _。出岭谁同出 归乡如比归!(文天祥《南安军》)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 (3) 。列国周齐秦汉楚。(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 《南安军》中,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作者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 ” (6) 《别云间》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7) 《山坡羊·骊山怀古》中,描写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景象的句子是 “ (8) 《朝天子·咏喇叭》中,揭露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嘴脸的句子是 * ” 2.下列对《南安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述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写梅花是实景,借以和“风雪”对照。 B. 颔联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形式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C. 颈联化用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 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大宋江山还会复兴。 D. 尾联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表明自己的态度。 3.《别云间》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下面关于两首诗 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诗仅有《别云间》由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起, 《过零丁洋》主要激发爱国情感。 B. 两诗均写到了自己创作时刻的心境。 C. 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誓死 如归的精神。 D.《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4.下列《别云间》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an 韵,韵脚分别是“冠”“宽”“难”“看”。 B. 诗歌首联叙事,“羁旅”有辗转飘零之感, “南冠”指被俘成为囚犯。 C. 颈联“已知泉路近”说明诗人已预见死亡结局,发出对生命苦短的感叹。 D. 全诗思路清晰流畅,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5.对下列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A. 甲曲开头化动为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B. 乙曲前三句回顾历史,“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 甲曲中“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 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 “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明曲,然后回答6-7小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 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6. 请写出这首曲中表现喇叭特点的句子。 7.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小题。 【甲】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