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0083

2024 年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94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春,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2024 年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 liàng 抖擞 sǒu 清脆 cuì B.黄晕 yùn 宛转 wán 散步 sǎn C.嫩叶 nèn 应和 hè 安巢 cháo D.披蓑 shuāi 抚摸 fǔ 薄烟 báo 2、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A.烘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B.燎亮 风彩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C.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咄咄逼人 D.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 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 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 了。 D.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 全市许 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 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 4、下面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是( ) A.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1 / 9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反复) B.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比喻、拟人)[来 C.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 ;珍藏一份付出, ;珍藏一回 教训, ;珍藏一次挫折, 。 ①人会变得睿智 ②人会变得无私 ③人会变得谦和 ④人会变 得奋进 A. 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7、按要求填空。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 《观沧海》 一诗中, 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___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 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 理,这两句诗是: ,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2 / 9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 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 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5) 《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 揭示作者 、 的品质。 4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