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1720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通用) 查补知识·通关练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82963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2024年,解析,原卷版,运动,大气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 目 录 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 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易混易错归纳 03 知识通关演练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 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 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 1.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 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答案】1.B 2.C 【解析】1.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及热力性质对气温的影响,与珲春相比,辽源更靠近内陆,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水体比热容大,升温较慢,珲春受海洋影响较强,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于辽源,B正确,D错误;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与该地降水、风力关系不大,排除AC选项。故选B。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辽源冬季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偏离较少,说明此时段大气较稳定,多晴天,故C正确;受雨雪天气、温带气旋、冷锋过境影响下,天气变化较大,气温不稳定,偏离的天数较多,排除A、B、D选项。故选C。 (2023·湖北卷)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4.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C 4.B 5.C 【解析】3.四地中,丙的气压值最低,从选项来看,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海拔最高,气压值最低,排除AD选项;1月,甲气压值大于乙,乙气压值大于丁,从选项来看位于西北的乌鲁木齐纬度最高,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近,其气压值应该最大,故甲应为乌鲁木齐,C正确,B错误。故选C。 4.从上题可知,丙地应为拉萨,夏季高原强太阳辐射炙烤大地进而向上加热大气,在近地面表现为辐合风场,四周空气向此处聚合,然后在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对流层上部)则形成青藏高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辐散,高空形成低压,③错误,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5.甲地(乌鲁木齐)纬度高,距离冬季高压中心近,其1月气压值较大,①正确;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压值最低,③正确;海南纬度低,距离海洋更近,气压值更小,乌鲁木齐与之对应,受海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④正确;四地气压变化受天气影响较小,排除②。①③④正确,故选C。 (2023·浙江1月选考)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 A. B. C. D. 7.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