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2067

第五单元舞剧音乐——《大红枣儿甜又香》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7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第五,单元,舞剧,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五单元舞剧音乐 ———《大红枣儿甜又香》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大红枣儿甜又香》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这部舞剧创作于1964年。该剧融合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与音乐元素,是芭蕾舞剧与民族舞结合的典范,也是中国芭蕾舞的莫基作品之一。根据同名歌剧创作改编而成。《大红枣儿甜又香》是舞剧第五幕《红旗插到杨家庄》中的一首伴唱歌曲,根据河北民歌《好八路》改编而成。歌曲描述了抗战胜利后,老百姓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枣儿等,欢迎八路军战士,表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歌曲为微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背景,体会民歌音乐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运用对比欣赏、认唱乐谱、模仿节奏、模唱与视听相结合等方式学唱歌曲。 3、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情感,感受民歌音乐的魅力。 2、背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唱响红色歌曲,是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途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唱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大红枣儿甜又香》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白毛女》的 剧情描写贫苦农民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逼债致死,女儿喜儿在地主黄世仁家受尽凌辱后,逃往深山,苦熬三年,头发全变白。喜儿的恋人王大春参加八路军后随部队回来救出喜儿,打倒了黄世仁,为千千万万受苦人报了仇。 《白毛女》是在血与火中孕育、火红年代诞生的歌舞剧,演绎近半个世纪,在国内外经久不衰,成为一部经典作品。剧中插曲《大红枣儿甜又香》突显了《白毛女》的主题思想,曲风轻快又寓意深远,激励着中华民族永保“军民团结一条心,打败敌人保家乡”的坚定意志与决心。 整体欣赏 1、《大红枣儿甜又香》这首歌曲描述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红军时代) 2、这首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 这首歌曲描述了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歌曲中吟唱到:“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军民团结一家亲,打败敌人保家乡,革命意志坚如钢”,歌词句句唱到了百姓的心坎里,充分表现出当时百姓们对党的信任和爱戴,大红枣儿甜,甜到了心间,拉近了党和百姓的距离。 3.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 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暂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 舞台剧简介 舞剧是舞台剧本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正如人们曾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学唱歌曲 (1)跟随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 (2)学生跟钢琴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纠正字的发音。然后唱第二段。 (3)跟琴完整地演唱两段歌词。 (4)请学生自己演唱,找出问题的地方加以纠正. (5)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男女生分别唱一段歌词,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小结 通过《白毛女》的剧情我们也了解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国农民的痛 同苦时生也活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哲理。也证明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