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2314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541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2023 学年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 2024. 5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册命铭文早期主题相对散漫,涉及历史信息较多。至中晚期,则往往固定为先王受命一先臣用命一天下康宁的格式化叙事模式,史料信息匮乏。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历史意识的淡化 B. 强化了天下一统的观念 C. 体现了分封制度的规范 D. 凸显了强化统治的诉求 2. 下表是某研究者整理的秦汉时期部分地区官吏来源地统计表 地区 郡名 官吏来源地 朝鲜半岛 玄菟、乐浪 辽东 云贵高原 牂柯、永昌 巴蜀 岭南地区 / 湖湘 交趾地区 / 岭南 其意在强调秦汉时期( ) A. 官僚政治尚未成熟 B. 边疆治理政策适宜 C. 地方势力影响强大 D.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3. 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这反映了北魏( ) A. 重农意识增强 B. 三省制度的萌芽 C. 文化冲突的加剧 D. 社会动荡的现实 4. 唐开成五年(839年),东都洛阳官员奏称:河南尹高铢与知台御史卢罕在街道相逢,高铢不肯回避让路,二人争执不下。文宗下诏有司处理,朝廷议决:今后河南尹若逢知台御史,即下路驻马,皇帝制可。据此可知( ) A. 政府决策过程民主 B. 中央集权高效运转 C 监察官员地位特殊 D. 地方官员管理严格 5. 自北宋始,部分儒生对苏轼就多有批评,如王觌斥责苏轼“喜怒任情”以及“习为轻浮”,及至南宋,朱熹对苏轼的批判更加全面,“苏氏学术不正,其险谲慢易之习入人心深”“好放肆”“东坡则杂以佛老,到急处,便添以佛老相合。”这表明( ) A. 儒学道德自觉意识强化 B. 儒佛道三教矛盾尖锐化 C. 朋党之争影响人物评价 D. 理学重视思辨认识全面 6. 明代民歌《时尚劈破玉歌》唱道:“做生涯委实直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涯海角都游遍,江湖随游荡,万金腰系缠。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随消遣。”这反映了当时( ) A. 拜金逐利观念盛行 B. 世界市场影响扩大 C. 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D. 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7. 1867年12月,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获得线人提供的曾国藩密折抄件,随即翻译并寄给了英国驻华公使、英国外交大臣。英方因此得知中国可在煤矿开采、派遣外交使团等问题上让步,曾国藩等高级官员存在引用西方技术的想法。这说明了( ) A. 英国扩大在华势力范围 B. 洋务运动已在筹划之中 C. 奏折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D. 晚清近代化转型的曲折 8. 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务部取代晚清民政部。其职权变化如表 所示 时期 名称 主要职权 清政府 民政部 管理全国警察、卫生、户口等事务 南京临时政府 内务部 管理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水利、工程、善举、公益及地方行政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官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贯彻民生主义思想 B. 意图重建社会秩序 C. 尝试扩大阶级基础 D. 全面学习西方制度 9. 图1为某同学参观近代某革命旧址时抄录的一份课程表(部分),下列口号与该课程表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 分田地” C. “停止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