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3234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470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化学,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Zn:65 Mg:24 Cu:64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每小题2分。13~16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3年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亚运会被媒体称为“史上最智能亚运会”,下列智能操作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数字人点火 B. 电子狗飞奔捡铁饼 C. AR 智能巴士无人驾驶 D. 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巡逻 【答案】A 【解析】 【详解】A、数字人点火,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B、电子狗飞奔捡铁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AR 智能巴士无人驾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B、硝酸铜,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NO3)2,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化学式为KOH,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化学式书写正确。 故选A。 3. 规范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量取液体 C. 收集氧气 D. 测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不能把水直接加入浓硫酸中,故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正确; C、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故选项错误; D、测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观察试纸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对比,不能将试纸放入待测液,以免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通入灼热氧化铜中,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一氧化碳通入灼热氧化铜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C正确;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 用10 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故A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B错误; C、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