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3271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2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教学设计(表格式 )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195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二力,平衡,第八,八年级,人教,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方法 讲解、提问、实验、讨论、练习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状态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教学过程 序号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2 3 4 5 6 7 5min 3min 20min 5min 2min 2min 3min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板书:平衡状态 师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否一定不受力?举例说明,并画受力的示意图。 师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新课教学 力的平衡: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是二力平衡。 板书:二力平衡 师问: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举例说明。 师点评 师问: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力才平衡?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板书: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应该如何操作?为什么? (温馨提示) 滑轮的作用只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中如何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关系?如何验证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教师引导,师总结: 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把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验证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用剪刀将硬纸片一分为二验证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分组实验 注意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完善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师总结并板书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师例题讲解 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例题讲解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板书) 巩固练习(老师纠错) 课堂小结 抽学生回答 抽学生回答, ,并画受力的示意图。 抽学生回答 抽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生完成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完成 抽学生分享收获 通过现象激发学生思考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实验做准备,便于学生操作。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方向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 课堂形成性 练习 体重为500N的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则他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N,方向 。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汽车将 直线行驶;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将 直线行驶;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将 直线行驶。 课后作业 在《学习指要》选择典型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体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拉进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