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3408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876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 4分。多选题每题 6分,漏选得 3分、错选不得分。共计 46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科 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G 的数值 B.开普勒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的观测数据,通过数学运算,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天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的,故其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 过一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 h,此时撤去 F,又经过两倍的时间刚好回到出发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撤去 F 前后加速度之比为1: 3 4 B.恒力 F 的大小为 5 9 C.回到出发点时物体的动能为 5 5 D.物体上升过程的时间为√ 2 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如图所示的恒力 F,作用时间为 t,物体始终静止。则( ) A.F 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 B.F 的冲量大小为 Ftcosθ 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量为 0 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为 0 4.随着科技的发展,载人飞船绕太阳运行终会实现。如图所示, Ⅰ、Ⅲ轨道分别为地球和火星绕太阳运动 的圆轨道,Ⅱ轨道假设是载人飞船的椭圆轨道,其中点 A、C 分别是近 日点和远日点,B 点为轨道Ⅱ、Ⅲ的交点,若运动中只考虑太阳的万有 引力,则( ) A.载人飞船由 A 到 C 的过程中速率不变 B.载人飞船的运动周期小于 1 年 C.载人飞船在 C 的速率小于火星绕日的速率 D.只要绕行时间相同,载人飞船在Ⅱ轨道扫过的面积就等于火星在Ⅲ轨道扫过的面积 5.如图所示,某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绳子将小车拉上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人拉动绳子的速度 v 恒定。 则小车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恒定 物理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 B.绳子拉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小车机械能的增加量 C.小车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v D.当绳子与斜面斜边的夹角为 时,小车的速度为 cos ( + ) 6.“天问一号”已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 问一号”将完成“环绕”“着陆”“巡视”火星这三大任务。已知日地间距约为 1.5 亿公里,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 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 11%,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圆周运动,两者每隔约 2.2 年相遇(相距 最近)一次,不考虑火星和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地球公转周期视为 1 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若已知引力常量 G,则根据题中数据可以估算出火星的密度 D.若已知引力常量 G,则根据题中数据可以估算出火星公转的周期 1 7.如图,第一次小球从粗糙的 圆形轨道底端 B 以v1冲上圆形轨道,恰好能到达 A 点,克服摩擦力做功为4 W1;第二次小球从顶端 A 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 B 的速度为v2,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2;则( ) A.v1可能等于v2 B.W1 =W2 C.小球第一次运动机械能变大了 D.小球第一次经过圆弧中点 C 的速率大于它第二次经过点 C 的速率 8.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 T,速度为 v,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正 确的是( ) 3 A.恒星的半径为 B.恒星的质量为 2 2 3 2 C.恒星的密度为 2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9.如图,竖直平面内光滑圆轨道半径R = 2m ,从最低点 A 有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球 开始运动,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