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4093

江西省于都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23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月月,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于都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3第一至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的理论。“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认为入世后“明德”被掩,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具体说,就是做到“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这一理论( ) A. 促使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结合 B. 过分强调礼自觉性 C. 体现出道德修养与政治的融合 D. 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纲”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但是入世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达到八目,八目中“诚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实践,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政治抱负,道德与政治水乳交融,道德修养成为立身之本,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道德修养与政治的结合,“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与政治的融合,并未侧重于强调“礼的自觉性”和“社会秩序的维护”,BD两项均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D项。故选C项。 2.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逐渐传入中国。在同时期的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海外传教士的书简、札记、日记中的有关材料,编写成《中华帝国全志》一书,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这说明该时期( ) A. 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 B. 基督教在华传播效果增强 C. 文化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 D. 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在该时期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同时,中华文化也相应地传入了西方,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项正确;该时期法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尚未开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喜哪个行,B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C项夸大了商业路线的作用,且材料并未强调商业路线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3. 公元670年,日本天智天皇在全国范围内制定户籍,名“庚午年籍”。692年,持统女帝设立了“班田大夫”一职,并首先在大和、河内、摄津、山背“四畿内”实施班田。奈良时代(710~784年),国学每年都要进行严格考试,成绩优秀者即可参加国家的任官考试。这些可用于说明( ) A. 政治制度是中日交往的主要内容 B. 中华制度文明对日本的辐射 C. 古代日本未形成稳定的本土文化 D. 中日两国间商贸往来较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